电泳加工的基本原理
更新时间 2025-03-05行业新闻

电泳加工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电解、电泳动(泳动、迁移)、电沉积和电渗四个步骤。

首先,在电解阶段,水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这一过程在阴极形成高碱性边界层,为后续的电泳过程创造条件。

接着,进入电泳动阶段,阳离子树脂及氢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则向阳极移动。这一步骤实现了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定向迁移。

然后,是电沉积阶段。在被涂工件表面,阳离子树脂与阴极表面的碱性作用发生中和反应,析出不溶解物并沉积于工件表面。这一过程形成了电泳涂层的基础。

在电渗阶段,涂料固体与工件表面上的涂膜具有多数毛细孔结构,水在电场作用下从涂膜中排渗出来,引起涂膜脱水并吸附于工件表面,从而完成整个电泳过程。

电泳加工技术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且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因此,电泳加工在金属和其他材料的表面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OPYRIGHT © 2023 无锡强力斯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